2023端午节放假通知发布
最新放假通知来啦!端午节放假3天需调休,你有哪些节日安排?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2023端午节放假通知发布()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,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2023端午节放假通知发布
“关于2023年端午节放假安排的通知”已经发布,其中显示:2023年6月22日(星期四)至6月24日(星期六)放假调休,共3天。6月25日(星期日)上班。
由于端午节不在节假日高速免费范围,端午节期间走亲串友,也没有高速免费的待遇。
此外,端午节之后,下半年的假期就要再等3个月的时间,今年的国庆和中秋节又撞在了一块,从9月29日-10月6日,可以连休8天假。
但在节日之后,10月7日、10月8日两天调休,需要正常上班,意味着中秋国庆假期之后,打工人要再连上7天班。
端午节的诗句
1、四时花竞巧,九子粽争新。——唐·李隆基《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》
2、浣江五月平堤流,邑人相将浮彩舟。灵均何年歌已矣,哀谣振楫从此起。扬枹击节雷阗阗,乱流齐进声轰然。蛟龙得雨鬐鬣动,螮蝀饮河形影联。刺史临流搴翠帏,揭竿命爵分雌雄。先鸣余勇争鼓舞,未至衔枚颜色沮。——唐·刘禹锡《竞渡曲》
3、楚人悲屈原,千载意未歇。精魂飘何在,父老空哽咽。至今仓江上,投饭救饥渴。遗风成竞渡,哀叫楚山裂。——宋·苏轼《屈原塔》
4、好酒沈醉酬佳节,十分酒,一分歌。——宋·苏轼《少年游·端午赠黄守徐君猷》
5、小团冰浸砂糖裹,有透明角黍松儿和。——宋·张耒失调名《端午》词断句
6、竞渡深悲千载冤,忠魂一去讵能还。国亡身殒今何在,只留《离骚》在世间。——宋·张耒《和端午》
7、粽团桃柳,盈门共饮,把菖蒲、 旋刻个人人。——宋·秦观失调名《端午》词断句
8、舣彩舫,看龙舟两两,波心齐发。奇绝。难画处,激起浪花,飞着湖间雪。画鼓喧雷,红旗闪电,夺罢锦标方彻。——宋·黄裳《喜迁莺·端午泛湖》
9、朱颜老去,清风好在,未减佳辰欢聚。趣腊酒深斟,菖蒲细糁,围坐从儿女。还同子美,江村长夏,闲对燕飞鸥舞。——宋·晁补之《永遇乐·端午》
10、高咏楚辞酬午日,天涯节序匆匆。榴花不似舞裙红。无人知此意。歌罢满帘风。万事一身伤老矣,戎葵凝笑墙东。酒杯深浅去年同。试浇桥下水。今夕到湘中。———宋·陈与义《临江仙》
11、沈湘人去已远,劝君休对酒,感时怀古。慢啭莺喉,轻敲象板,胜读《离骚》章句。—宋·杨无咎《齐天乐·端午》
12、淡妆浓抹,西湖人面两奇绝。菖蒲角黍家家节。水戏鱼龙,十里画帘揭。凌波无限生尘袜,冰肌莹彻香罗雪。游船且莫催归楫,遮莫黄昏,天外有新月。—宋·赵长卿《醉落魄·重午》
13、年年端午风兼雨,似为屈原陈昔冤。我欲于谁论许事,舍南舍北鹁鸠喧。——宋·赵蕃,《端午三首》其二
14、红藕丝,白藕丝,艾虎衫裁金缕衣。钗头双荔枝。鬓符儿,背符儿,"鬼"在心头符怎知?相思十二时。——宋·李石《长相思·重午》
15、醉看葵柳怀旧事,馋思樱笋梦吾庐。向时痴绝今愁绝,自读《离骚》些老夫。
16、楚湘旧俗,记包黍沈流,缅怀忠节。谁挽汨罗千丈雪,一洗些魂离别。——张榘《念奴娇》
17、梅夏暗丝雨,春秋扇浪风。香芦结黍趁天中。五日凄凉千古、 与谁同?——万俟咏《南歌子》
18、竞渡齐登杉板船,布标悬处捷争先。归来落日斜檐下,笑指榕枝艾叶鲜。——钱琦《竹枝词》
19、我游南宾春暮时,蜀船曾系挂猿枝。云迷江岸屈原塔,花落空山夏禹祠。——陆游《三峡歌》
20、好是佳旦称觞,班衣拜舞,有鹓雏相对。后院婵娟争劝酒,端午彩丝双紧。——王迈《念奴娇》
端午节习俗有哪些
1、端午节习俗:赛龙舟
赛龙舟,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。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,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。他们争先恐后,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。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。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,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。竞渡之习,盛行于吴、越、楚。
其实,“龙舟竞渡”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。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,做竞渡游戏,以娱神与乐人,是祭仪中半宗教性、半娱乐性的节目。后来,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,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。
2、端午节习俗:佩香囊
端午节小孩佩香囊,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,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。香囊内有朱砂、雄黄、香药,外包以丝布,清香四溢,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,作各种不同形状,结成一串,形形色色,玲珑可爱。
3、端午节习俗:写符念咒
古人认为,五月五日为恶月、恶日,因此端午节这天一定要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。而且挂驱鬼符还有一些严格的仪式,例如说必须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时书写,书写材料用生朱,砚内、书写人口中必须放上硝石等等。
4、端午节习俗:端午吃粽子
端午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,不过在郴州苏仙区坳上古村有着特别的吃乌米粽的习俗。坳上乌米粽属当地独创具有食疗效果的美味佳肴,是由山上野外的乌饭树叶、择子柴叶、金刚刺嫩头、枫香树嫩叶等十余种能食用的树叶将其洗净捣碎,过滤挤汁,再浸泡在糯米中,里面放有叉烧、咸蛋黄等馅,清蒸出来,香味四溢,不油腻,还具有健胃消食,祛风除湿,清凉解毒之功效。
5、端午节习俗:插艾条
俗话说: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。这里的“艾”是指艾蒿,它的茎叶有挥发性精油,独特的香味可以驱蚊避虫。端午节自古以来也是祛病防疫的节气,因为正值夏至,寒暑相交,家家都会在这一天打扫门庭,将艾条插在门上,杀菌消毒。
6、端午节习俗:拴五色线
中国古代一直以红、黄、白、青、黑五色为吉祥色。每年端午节清晨,大人起床后第一件事便是在孩子手腕、脚腕、脖子上拴五色线。传说五色线不能随便丢弃,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扔到河里,意味着让河水将疾病冲走。据说,戴五色线的孩子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,常保安康。